Skip to content

高雄遊記 鳳山曹公圳

上個月特別到鳳山找尋美食時,意外發現了久聞的曹公圳 ,就位於鳳山市火車站前一帶,整個曹公圳 整治的相當美,傍晚附近的居民都在沿岸散步、垂釣很悠閒。

早期農業社會取水相當不易,造成農作物欠收,如此惡性循環下去,人民生活在困苦無助的日子之下,紛紛當起盜匪。當時清朝道光年間(1838年),鳳山縣令曹謹看見此情形,於是提議從淡水溪(現今高屏溪)九曲堂(現今高雄市大樹區九、曲久堂村)引水入圳,並遊說當地的仕紳捐錢捐地來引水開渠,當時的臺灣知府為表彰曹謹之功勞,於是命名為「曹公圳 」,全長130多公里,前後花了二年修築而成。

曹謹在舊曹公圳 完工的二年後(1842年)又命鄭蘭、鄭宣等人開築新圳,此為「曹公新圳」灌溉面積達二千多甲田,讓原本缺乏灌溉的旱田得以有穩定水源種植農作物,在當時來說是臺灣最大的水利工程。在咸豐十年(1860年),地方人士為感念曹謹所做的努力,於是在鳳儀書院 旁修建曹公祠。

百年後的今日,曹公圳 已不需要再負擔起灌溉農田的作業,當時沿途挖掘的半人工大型埤塘多數已遭填平,僅存下來的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金獅湖 、蓮池潭 等等。曹公圳 串起高雄市後勁溪、愛河、前鎮河、鳳山溪等重要河川,在當時的歷史定位來說是功不可沒,如今功成身退,河川逐漸被湮沒,後來當地政府經過前後二次規劃整治改建,才能有今日居民休閒的曹公圳 。

現今的曹公圳 沿岸兩旁不再是農田,取而代之是一戶接著一戶的民房,兩岸綠化的很徹底,在火車站前面一帶以柳樹居多為主,走在木棧道上悠閒看著圳裡的小魚游來游去,和隔一條街車站出來的路人,快步向前走的心情是很大的不同。

原本種植於仁武鄉山坡上的四棵雨豆樹,因為都市計劃關係面臨砍伐,在地方人士走奔之下,希望能夠保存有半百歷史的雨豆樹,經過挑選保留其中最美的雨豆樹,移植到鳳山火車站前的曹公圳 旁,剛好可以和強調自然生態的曹公圳 互相輝映,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榕樹包覆著雨豆樹,生生不息。

過了火車站後,曹公圳 兩岸開始以平坦的步道取代木棧道,水面上種植了睡蓮,數量不多但有畫龍點睛之效果。步道可以是自行車道也可以是行人步道。

兩旁不僅種植了綠樹之外,還有其他綠色植栽,感覺每戶人家的後院打開就能欣賞到曹公圳 綠化的美。

沿著曹公圳 緩步的走,在轉折處還有位老兄在垂釣,這裡可以看到有居民溜狗,或者和鄰居三五人搬了自家桌椅出來,就在圳邊泡起老人茶聊天好不愜意喔!

曹公圳 綿延好幾公里,多數流經民宅,非常羨慕這裡的居民自家前有這樣美麗的親水河岸。沒想到鳳山除了美食之外還有百年歷史的曹公圳 再度與世人見面,曹公圳 的美值得大家一同來體驗欣賞,有空也來單車一遊曹公圳這麼美的風景吧,很值得呢。

位置:高雄市鳳山區鳳山火車站前面一帶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